雕件 切割打磨玉石   饰品 印章
玉石文化
在线客服: 业务洽谈
  业务洽谈

服务热线:0773-2804882
邮 编:541001
地 址:广西桂林市中华路22号

联系人:周祖为业务洽谈
手 机:13977381518
邮 箱:zzw@bbtpress.com

联系人:李俊桦业务洽谈
手 机:18977327926
邮 箱:ljh@bbtpress.com

联系人:郭艳利业务洽谈
手 机:13471340200
邮 箱:gyl@bbtpress.com

联系人:蒋鑫业务洽谈
手 机:18607836815
邮 箱:jx@bbtpress.com

桂林“鸡血红碧玉” 的玉石学特征

刘纯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摘要:桂林“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产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三门乡一带的古生界丹洲群三门街组中。偏光显微镜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表明:“鸡血红碧玉”
的“血”由微粒石英和点尘状赤铁矿组成,具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地”由微粒石英和鳞片状赤铁矿组成,具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血”红色由红色点尘状赤铁矿呈色,且赤铁矿含量愈高,分布愈均匀,红色愈鲜艳。“地”黑色由黑色鳞片状赤铁矿而呈色。“鸡血红碧玉”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血”的质量,具体从血色、血量、血形和浓度4方面来评价,将玉石划分为极品、上品、中品和下品4个等级。


关键词: 鸡血红碧玉; 玉石学特征; 质量评价; 品级划分; 龙胜; 桂林


中图分类号: P619.283             文献标志码: A


产于浙江天目山的昌化鸡血石和产于内蒙古赤峰市的巴林鸡血石以其鲜红艳丽的色泽和温润细腻的质地而驰名中外,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玉石,其与寿山石、青田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印石”,历来为广大玉石爱好者所推崇和收藏。由于矿石产量逐年下降,鸡血石原料供不应求,加之收藏快速升温,导致鸡血石市场价格急剧涨升。近几年来,桂林宝玉石市场、旅游工艺品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与鸡血石外观相似的玉石新品种——桂林“鸡血红碧玉”,它拥有殷红鲜艳如鸡血、形态各异的“血”块这一显著特征。它最早以赏石的面目出现在奇石市场就令人耳目一新,为广大奇石爱好者所喜欢,很快就声名鹊起,后经有心人和宝玉石专家、地质学专家一道沿着这种卵石分布的河道追索、寻找,终于在广西桂林市龙胜县三门街一带找到了卵石的母岩——含铁石英岩。现今这种玉石材料已被开发加工成手镯、手链、挂件、雕像、印章石等产品并推向市场,成为一种新的、具有桂林地方特色的玉石产品。


1 矿床地质背景概况


“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分布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县的大地—三门—鸡爪一带,产于上元古界丹洲群三门街组浅变质海相火山岩系中。海相火山岩系以细碧岩为主,有部分基性、中基性熔岩,少量中基性角砾熔岩、角斑岩、基性熔岩角砾、基性凝灰岩等,中夹千枚岩、大理岩、含铁石英岩。含铁石英岩多呈薄层状(2~5cm)、透镜状出现,或充填于细碧岩枕之间,只有少数单层含铁石英岩厚达几米、十几米[1-3]。石英岩的原岩为硅质岩,硅质岩为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热泉沉积作用形成[2],含不等量的铁质成分。硅质岩经加里东运动引发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石英岩、含铁石英岩,然后又经历不均匀、不彻底的热液交代作用形成部分红色的铁质石英岩(即“血”区部分),这就是“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次生卵石矿床主要分布于龙胜县的三门河、下花河和浔江河中上游几十千米的河床中以及一些小支流的沟谷中。


2 常规玉石学特征


2.1 外观特征


从颜色上看,桂林“鸡血红碧玉”由“血”和“地”两部分组成。“血”呈现鲜红色、大红色(朱红色)、暗红色;“地”则为黑色、灰黑色,局部呈钢灰色。红色的“血”和黑色的
“地”界线截然分明,对比强烈,反差较大。在矿体中,以“地”为基质,红色的“血”呈脉状、细脉状、条带状、片状、团块状、斑点状、斑杂状等分布于“地”中。“血”的面积有大有小,分布有疏有密,自然、流畅。在“鸡血红碧玉”卵石或各种制成品表面,除上述“血”
的形态外,还形成一些抽象图纹或吉祥图纹,如花草纹、鸟兽纹、山水纹、云状纹等,使其价值倍增。“鸡血红碧玉”的血质优良,还体现在其血色鲜红、浓烈、血量大和血色持久,抗风化不易褪色等方面,“血”的外观品质方面堪比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此外,“血”的玉质具有较细腻、致密、密度较大、坚硬、不易磨损、抗腐蚀等优点。桂林“鸡血红碧玉”材料特性完全符合玉石的三大标准:美观、耐久、稀少,是继八步黄蜡玉之后,又一种品质独特的广西玉石新品。


2.2 常规玉石学测试


2.2.1 折射率 利用宝石折射仪对“鸡血红碧玉”光块进行测定,“血”区的折射率为1.540~1.550;“地”区的折射率为1.530~1.542,局部黑色赤铁矿集中的部位的折射率值为1.614。折射率值的大小与赤铁矿的含量呈正比关系。


2.2.2 相对密度 使用瑞士产特勒-托利多XP205型电子天平,采用静水称重法测得:“血”区相对密度为2.69~2.95,“地”区相对密度2.70~2.90。


2.2.3 硬度 采用德国产附在ORTHOPLAN型矿相显微镜上的自动显微硬度计测定样品的压入硬度,并换算成摩氏硬度。“血”区的摩氏硬度为6.51~6.88;“地”区的摩氏硬度为6.66~6.99。


2.2.4 光泽及透明度 “鸡血红碧玉”抛光面呈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其透明度不好,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状。放大观察,石英颗粒呈透明状,而赤铁矿不透明并呈星散状分布,阻碍了光的传播,导致玉石透明度差。


2.2.5 吸收光谱 “鸡血红碧玉”呈现典型的三价铁致色光谱,“血”区在光谱的紫区有较强窄吸收带,在黄绿区有弱一些的吸收带。“地”区在光谱紫区有较弱窄吸收带。这些现象与玉石中的赤铁矿含量有关。


2.2.6 发光性 “鸡血红碧玉”在紫外灯下表现为荧光惰性。


3 矿物组成


3.1 薄片、光片分析利用透反两用偏光显微镜分析和鉴定玉石的矿物成分,“鸡血红碧玉”主要由微粒石英和赤铁矿组成,另有极少量的白云石和绿泥石。在“血”区和“地”区,石英、赤铁矿的相对含量、晶体特点都不尽相同。“血”区中,微粒石英占70%~90%,红色粉末状赤铁矿占10%~30%。外观血色浓、鲜红的部位,赤铁矿含量相对较高。“地”
区中,微粒石英占80%~90%,黑色片状赤铁矿占10%~20%,外观地色愈黑,或金属光泽较强的部位,赤铁矿含量相对高。薄片鉴定发现,个别样品中“血”区由白云石和粉末状、小团状赤铁矿所组成,这是成玉后期碳酸盐化交代作用而形成,其颜色上呈暗红色,且在手标本断口上白云石的解理及光泽特征明显。


3.2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


从“血”区、“地”区样品的X射线粉晶衍射谱线图看,它们都是由石英和赤铁矿所组成,这与薄片鉴定的结果相一致。


“血”区的衍射图谱(图1)显示,其中(HBY-2/HBY-1)0.334 269/0.334 919、0.425 270/0.426 325、0.181 590 /0.181 737 nm 为石英的特征谱线;0.245 565/0.245 920、0.228 059/0.228 366、0.167 035/0.167 286 nm为赤铁矿的特征谱线;还出现了白云石的特征谱线(0.333000、0.223500、0.167131 nm)。
“地”区的衍射图谱(图2)显示,其中(HBY-4/HBY-3)0.334 623/0.334 919、0.425 966/0.425 270、0.181 854/0.181 917 nm 为石英的特征谱线;0.245 778/0.245 294、0.228 239/0.227 852、0.167 035/0.167 221 nm 为赤铁矿的特征谱线。


图1 “血” 区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Fig.1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the “Blood”


测试者: 北京理工大学测试中心, 汤云晖, 2008



图2 “地” 区X 射线粉末衍射图谱


Fig.2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patterns of the “Ground”


测试者: 北京理工大学测试中心, 汤云晖, 2008


4 结构、构造


“鸡血红碧玉”的结构细小,为隐晶状。薄片观察表明,“血”区为显微粒状变晶结构,即主要矿物石英呈微细它形粒状;粒径0.011~0.053mm,平均为0.031 mm。石英晶体具包含变晶结构,即次要矿物赤铁矿呈点尘状弥散分布于石英晶体中(图3),赤铁矿质点为0.0008~0.0015mm。“地”区具显微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即次要矿物赤铁矿呈半自形、自形鳞片状分布于粒状主要矿物石英颗粒间,呈星散状分布(图4),很少呈包含状态存在。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地”区石英平均粒级为0.043mm,赤铁矿平均粒级为0.023mm。总体上,“血”区的粒度比“地”区的粒度要细。


“鸡血红碧玉”是一种变质岩——含铁石英岩,但“血”区与“地”区为两种不同的变质作用所形成。“地”区为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由硅质原岩经重结晶作用而形成,而“血”区是在“地”区的基础上,由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图5)。两种不同的变质作用所形成的矿物粒度、形态存在差别。



图3 点尘状赤铁矿在石英中均匀分布


Fig.3 Dust-like hematite uniformly distributing in quartz



图4 鳞片状赤铁矿星散状分布于石英颗粒之间


Fig.4 Scale-like hematite dispersing among quartz particles



图5 富含点尘状赤铁矿包体的石英(Qtz) 颗粒交代鳞片状赤铁矿(Hem)


Fig.5 Rich dust-like hematite inclusions of quartz particles exchanging scale-like hematite


整体上看,“鸡血红碧玉”具不均一构造,也就是“血”呈脉状、条带状、团块状、云朵状、斑点状分布于“地”中,这是由不均匀的选择性热液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从微观上看,在
“地”区范围内,为均一的块状构造,矿物无定向均匀分布,是“地”区颜色均匀、质地均一的原因。在“血”区范围内,有两种构造:一种是“血”区由富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组成,为块状构造(图3);另一种是富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颗粒呈条带状、网格状分布于不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颗粒集合体之中,为条带状、网格状构造(图6)。在这两种构造中,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其相对含量的不同,是血色有差别的主要原因。



图6 富含点尘状赤铁矿包体的石英成网环状、条带状分布


Fig.6 Rich dust-like hematite inclusions of quartz net-like and bonded-like distribution


5 呈色机理分析“鸡血红碧玉”的“血”和“地”两部分都由赤铁矿和石英所组成。立体镜下观察石英晶体单独存在时呈无色透明状,而赤铁矿则为不透明状,有黑色、红色两种颜色,为玉石的呈色矿物。薄片、光片分析表明,赤铁矿的颜色、粒度、分布状态、含量是决定
“血”和“地”颜色特征的根本因素。


“血”的颜色有鲜红、朱红(大红)、暗红和淡红色,是因呈点尘状机械混入物形式均匀地弥散在石英晶体中的红色赤铁矿而呈色。赤铁矿和石英颗粒的这种存在方式极具典型的热液交代作用成因特征。在偏光显微镜透射光加反射光下,可见细小点尘状赤铁矿呈红色,较均匀地分布在石英晶体中,占晶体内体积的30%~40%,使整个石英晶体呈现均匀的红色。赤铁矿含量愈高,粒度愈细,分布愈均匀,石英晶体呈现的红色愈纯正,饱和度愈高,愈显得明快、凝重。当“血”区基本上由这种弥散着赤铁矿质点的石英组成时(图3),就呈现鲜红色,这种鲜艳的红色“血”的工艺价值最高,为最优质的“鸡血红碧玉”品种所具有。而当“血”
区中含赤铁矿质点的石英含量下降时,血红色的浓度、艳度下降,呈大红色甚至呈淡红色。镜下观察,弥散着赤铁矿质点的石英占矿物组分的15%~30%,并呈条带状,不规则环状分布于透明石英集合体之中(图6),“血”色呈大红色。由于红色石英的颜色映射到其周围无色透明石英中,使得血色看上去基本上是均匀的,只不过是浓、艳度有所下降。当点尘状赤铁矿在石英晶体中分布不均匀,聚集成不规则小团块、小条带时,血色就变得较暗,呈暗红色。薄片分析还发现,少量条带状、团块状的暗红色“血”是由赤铁矿和白云石晶体所构成,这是后期碳酸盐化交代作用所形成。镜下现象显示,赤铁矿不均匀地分布于白云石玫瑰花状晶体生长环间(图7),使“血”色呈暗红色。



图7 玫瑰花状的白云石晶体


Fig.7 Rose-like dolomite crystals


“地”呈黑色、灰黑色,由铁黑色赤铁矿而呈色。片状、鳞片状铁黑色赤铁矿呈浸染状、星散状分布于无色透明石英晶体之间,含量10%~20%。含量相对较多时,呈现黑色;含量相对较少时,呈现灰黑色。原岩不同层理中铁质含量的差异是造成赤铁矿含量不同的原因。


“鸡血红碧玉”颜色的另一个特征是其耐久性好,既使在地表风化条件下,也不易褪色,这是由赤铁矿特性所决定的。赤铁矿,熔点1565°C,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不溶于热碱和稀酸;具有良好的耐光、耐热、耐酸碱、耐污浊空气的性能[4]。而呈点尘状弥散于坚硬、不易溶蚀分解、透明的石英晶体中,等于给红色赤铁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大大地减弱了风化作用的影响,这是玉石不易褪色的另一原因。可以看到,经历长时间风化和长距离搬运的磨圆度很好的“鸡血红碧玉”卵石,仍显示出很新鲜的色彩,与新开采的玉料的磨光面上的色彩没什么差别,甚至显得更滋润、活泼,这也是最初人们注意和喜欢这种玉石的重要原因。


6 质量评价与品级划分


“鸡血红碧玉”是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玉品种,在玩石市场、宝玉石饰品市场升温快,其价格上升也快。如果有一个较合理、完善的质量评价和品质分级体系,无疑对产品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大有好处。


6.1 质量评价


“鸡血红碧玉”以其血色鲜红艳丽、质地细腻为主要特征,其质量的优劣也主要取决于血色和质地这两个主要因素,这也是质量评价的两个主要依据。


6.1.1 “血”的评价 主要从血色、血量、血形和浓度4个方面来评价。


(1) 血色:可分为鲜红、朱红(大红)、暗红(含淡红)3级,其中以纯正无邪的鲜红血为最佳,朱红(大红)次之,暗红最差。


(2) 血量:指血的面积占整块“鸡血红碧玉”面积的百分数。血量越多价值越高。在
“鸡血红碧玉”原生矿石中,血集中、血块大的矿石较常见,所以一般血量大于50%才属高档品。


(3) 血形:指血的形态。血形有团块状、条带状、云朵状、斑点状等,形状繁多,千姿百态。由于“血”区为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而原岩的裂隙不发育,热液以沿着矿物晶粒间渗透和扩散为主,所以“血”的形态大都呈较自然的浑圆状,表现出“血”区向“地”区自然扩张、两者交界平滑、和谐的特征。沿开放性裂隙交代充填而成的“血”不多见,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较杂乱的状态,属较次血形。一些血形呈现一些自然景观或某种特别的图案,则可大大提升玉石的品质。


(4) 浓度:指“血”的分布聚散程度,可划分为浓、清、散3级。其中以“血”浓密者为上,清淡者次之,而以散者最差。所谓“浓”是指血呈鲜红色,分布集中。而“散”则是指血分散而不集中,含有稀少单薄之意。


6.1.2 “地”的评价 主要从颜色、透明度、光泽、质地4方面要素来考虑。


(1) 颜色:“鸡血红碧玉”的“地”以纯黑、灰黑色为主,颜色分布均匀。其中以纯黑色为佳,与血色和谐搭配,黑赤分明,更显红色鲜艳。相对而言,灰黑色映衬效果就欠明显一些。


(2) 透明度:“鸡血红碧玉”的“地”为不透明或微透明状,但其主要矿物石英是无色透明的。可见一些“血”“地”交界的边缘一带因缺少赤铁矿的分布而呈透明状,使“血”更显立体感,更显活泼,更显浑厚。


(3) 光泽:“鸡血红碧玉”玉质坚硬、细腻、致密,其抛光面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前者为佳。


(4) 质地:指“地”的细腻、致密程度。“地”的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次要矿物赤铁矿对石英的重结晶起到不利的作用,即导致重结晶的石英粒度下降,这样会增加“地”的细腻程度。同时,赤铁矿含量增加导致“地”色更黑,颜色均匀,使“地”品质更佳。


6.2 品级划分


“鸡血红碧玉”按品质可划分为4级:一是极品,“血”色呈现鲜红色,在纯黑色的“地”
衬托下艳丽夺目,凝血感、立体感强;血量大于50%,血块大,或细小血块密集状;血形自然,或有特别图案。二是上品,血色鲜红,朱红色,艳丽;“地”为黑色或灰黑色,“血”色与“地”色对比强烈,血量大于50%;云朵状、云纹状血较密集;血形自然或有特别图案。三是中品,血色呈朱红色为主,或稍有发暗;“地”呈灰黑色,“血”色与“地”色反差不很大,光泽不够强,血量大于30%,血形不散不乱。四是下品,“血”呈暗红色,“地”非纯黑色,弱玻璃光泽,血形不规则,欠集中。


7 市场前景


“鸡血红碧玉”品质独特,既具有鸡血石鲜艳夺目的血色外观,又具备细密、坚硬的玉质,具备抗风化、不褪色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易于存放和保管。在目前市场上,“鸡血红碧玉”卵石深受人们的欢迎,通过桂林、柳州两大玩石市场热销到珠三角、港台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这种历经长期、长距离自然搬运的“鸡血红碧玉”籽料,其外形自然、流畅、圆度好,表面磨光度好,加上长期浸泡于水中所产生的水岩反应,使玉石更致密、更细腻,“血”和“地”
对比更强烈、醒目。再有就是玉石的血形多样,血量大,这些特征使得卵石籽料具备很好的观赏性和装饰性,无论将其置于台上、架中、厅堂、庭院都合适,都不会降低其档次。由于人们对“鸡血红碧玉”籽料的认可和追捧,使其价格不断上涨,市场前景看好。不过,近来市场上出现一些用山料人工打磨而成的所谓“籽料”,其形态欠自然,人工痕迹明显,光泽、质感都与籽料有差距,若不作说明而以籽料的名目出售,肯定会对市场造成损害。


“鸡血红碧玉”原生矿床的开采有了一定的规模,产品的开发和推向市场的销售亦取得初步效果。对于今后“鸡血红碧玉”矿床的开发利用,笔者认为急需一个统一的规划,需进行较详细的矿床勘查,有序地开发和利用,杜绝乱开滥采和破坏有限的资源。对于高档玉料,要精心设计、加工,推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借助于桂林旅游品市场这个平台,使“鸡血红碧玉”成为桂林又一名牌产品。


参考文献:


[1] 钟自云, 龚安, 方积义.广西龙胜蛇绿岩带的地质特征及构造环境[J].岩石矿物测试, 1983, 2 (1): 3 -8.


[2] 黄海波.广西龙胜晚元古代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J].广西地质, 1995, 8 (1): 31 -38.


[3] 梁金城.桂北上元古界-下古生界变质构造层中的韧性变形带[J].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5, 15 (1): 1 -8.


[4] 牛骥良.颜料工艺学[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184.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uilin “Chicken-Blood-Red Jasper”


LIU Chun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Abstract: The original deposit of Guilin “chicken-blood-red jasper” lies in the formation of Sanmen set, Danzhou group, Paleozoic Erathem around Sanmen in Longsheng of Guilin.Analyses of polarizing microscop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indicate that the “Blood” of “chicken-blood-red jasper” is composed of particulate quartz and the dust-like hematite shows a micro-granoblastic texture, in-cluding crystalloblastic texture.The “Ground” constituted by particulate quartz and scale-like hematite has mi-cro-lepido granoblastic texture.The red “Blood” is determined by red dust-like hematite.The higher hematite content, the more evenly distributed “Blood”, and the more bright red.The black “Ground” is colored from the black scale-like hematite.Quality evaluation of “chicken-blood-red jasper” is mainly based on blood color, blood type, blood shape and blood concentration.“Chicken-blood-red jasper”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grades: highest grade, top grade, general grade and low grade.


Key words: chicken-blood-red jasper; g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quality evaluation; grade division; Long-sheng; Guilin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版权所有

 

广西状元红艺术馆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广西桂林市中华路22号  服务热线:0773-2804882  邮编:541001  
负责人:顾国富 联系电话:13707835261 联系邮箱:ggf@bbtpress.com
版权所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GROUP)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3002950号-1

桂公网安备 45030202000034号